單面機能夠保證紙箱質量,這在當時還是從實際出發而做出的決定。因此,許多紙箱廠為了爭做外貿包裝業務,大量購進單面機。當時,湖北京山輕工機械廠正好趕上這班車,加大生產單面機。
包裝設計在20世紀90年代頭兩年,全國各地紙箱廠紛紛涌向地處偏僻的宋河鎮,天天從京山廠爭相購機。該廠也由此興旺起來,但兩三年后,卻漸漸冷下來了。這是因為,一方面單面機加工的紙箱,因紙板水分達不到標準,不能保證質量,特別是陰雨天氣,用戶限期要貨卻無法交貨。如增加烘干裝置,又用不起,而且烘干機又都不好使,許多紙箱廠開始還用一用,后來就成了廢鐵一堆,造成利潤下降。另一方面,單面機產量低,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。
有一個廠為了擴大產量,進了兩臺單面機,但產值還是提不高。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,我國紙箱包裝機械的領頭企業——湖北京山、廣東肇慶、河北邯鄲、北京航機、浙江寧波、山東煙臺、河南宇航等企業陸續開發出“瓦楞生產線”供應市場,一大批靠單面機發展起來的紙箱廠,紛紛使用生產線(普通)替代單面機。使單面機變為生產線的補充——在一些小規格、低檔次、內銷紙箱的加工生產中配套使用單面機。但為時不會太長,估計也就能再維持兩三年的時間。